我们认真研究了朋友圈广告,发现了爆款刷屏的小秘密( 三 )

我们认真研究了朋友圈广告,发现了爆款刷屏的小秘密

----我们认真研究了朋友圈广告 , 发现了爆款刷屏的小秘密//---- http://

我们认真研究了朋友圈广告,发现了爆款刷屏的小秘密


本文授权转自 全媒派(ID: quanmeipai)

年前 , 2019年度朋友圈广告评选大赛落下帷幕 , 超过100万微信用户参与并投票选出了年度十佳朋友圈广告 。 微信广告团队统计的数据是 , 前十名广告总计获得票数超过212.8万 。 令人颇感意外的是 , 去年火爆朋友圈的Python训练营广告 , 并没有在年终评选中获得青睐 。 原因似乎也很简单 , 在玩法持续升级的朋友圈广告生态中 , 刷屏更像是常态而非意外 , 用户核心的评判标准 , 依然是广告的创意本身 。 不知不觉间 , 朋友圈广告上线已有4年 , 微信的流量优势 , 促成了广告业务的繁荣稳定 , 也让朋友圈广告成为用户社交场景里的常见元素 。 不过 , 4年来朋友圈广告也经历了很大的变化 , 玩出了更多花样 , 你都注意到了吗?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就 带你进入朋友圈 , 看看朋友圈广告走过了一条怎样的进阶之路 。 朋友圈广告形式变迁 虽然很多人早就感受到了朋友圈广告的普遍存在 , 并不止一次自嘲过 , “我有什么资格收到这种奢侈品的广告” , 但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些广告的源起和变化 。 从最简单的图文、购买链接到精心制作的小程序卡片、H5、短视频、交互图 , 朋友圈广告的每日推送频率在增加 , 花样也越来越多 。 其实 , 朋友圈广告可以追溯到2015年 , 伴随微信生态的丰富和朋友圈平台价值的凸显 , 外界对它的商业诉求越来越强 。 2015年1月25日 , 第一条朋友圈商业广告正式上线 。 不少人收到的第一条朋友圈广告的金主是宝马中国 自此以后 , 朋友圈偶尔就会出现一些品牌的广告 , 起初是以图文/视频+链接的形式呈现 , 鲜少有人点赞或评论 , 这标志着朋友圈广告进入了“以曝光为目标”的1.0时代 。 2017年 , 朋友圈广告经历了一次大的变动 。 卡片式广告正式上线 , 相较于原来的基础模板 , 卡片广告面积更大 , 所包含的信息更多 , 并且交互形式更加丰富 , 用户能够卡片跳转至视频、H5、小程序等等 。 2019年 , 朋友圈广告的又一次革新引起了广泛讨论 。 官方宣布@好友评论互动功能开放 , 用户可在广告下@看到广告后联想到的相关好友 , 与他一起欣赏或吐槽 。 对于这项新功能 , 网友们的评价毁誉参半 。 有人吐槽:“广告我都要屏蔽 , 还指望我@好友?”“@一个拉黑一个”;也有人表示期待:“好广告值得分享”“可以和姐妹们一起追星”;当然更多人则是在调侃:“这可能是为了让妹子们艾特男朋友准备的功能 。 ” 除了不断改进朋友圈日常广告的形式和功能 , 微信还另外推出了一些 限定功能 。 例如 , 2018年春节期间 , 微信推出了春节限定产品—— 朋友圈翻转式卡片广告 。 用户进行点赞 , 广告卡片即可翻转显示出另一面 , 再卡片 , 即可显示广告视频或者H5 。 2019年春节 , 微信广告推出了限定功能—— “明星送祝福”和“视频轻互动” 。 广告以明星名字的账号发出 , 与广告进行互动 。 例如滑动屏幕或者划勾 , 即可解锁明星的新年祝福视频 。 这一功能提高了广告的趣味性 , 大大提高了用户的参与率 , 因而深受广告主认可 , 已成为如今被高频采用的常规广告形态 。 今年春节 , 微信也按照惯例 , 发布了第一个限定功能—— 首条评论功能 。 用户可看到品牌主发布的首条评论 , 增强与品牌主的沟通和互动 。 可以看出 , 朋友圈广告“春节限定功能”已形成惯例 , 既给微信广告带来传播机会 , 也是在试水——选取一些反响好的功能发展为常规功能推出 。 现有朋友圈广告的主要形式和内容 随着2017年卡片式广告的推出 , 朋友圈广告实际上进入了“以互动为目标”的2.0时代 , 更加注重广告互动的多样性选择 。 上面提到了很多变化趋势 , 接下来 , 具体来看一些广告的形式和内容 。 五大形式 现有的朋友圈官方广告形式如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