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开发建设“核心要素”与“运营模式”( 三 )

新型城镇化建设被视为挖掘内需潜力及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 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 , 特色小镇建设扮演着关键作用 。 小城镇是中国行政建制最底层的城市 , 全国有2万多个镇 , 5万人口以上的特大镇有883个 , 这些特大镇发展之初均是特色小镇 , 而这些小镇是连接城市与乡村重要纽带 , 对于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

在推动特色小镇发展的过程中 , 首先应遵循城镇化的普遍规律 。 从发达国家城镇化的历程来看 , 特色小镇的出现是继城市化发展“饱和”之后 , 经济转型升级的一个新动能 。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 , 城镇化快速发展 , 大城市的房价、地价不断高涨 , 人口的集聚与过度的开发导致雾霾、交通拥挤、环境卫生等问题出现 , 促使城市人更加向往山水环境优美的小镇与乡村 。 游客流、产业流、资本流等要素逐渐向“成本较低、环境更好、生态宜居”的小镇迁徙 , 特色小镇变成了经济建设新的拉动力 。

特色小镇建设是中央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双向驱动 。 2016年7月20日 , 住建部、发改委和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 , 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 , 计划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 , 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