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叶缬草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五 )

萌发芽繁殖法 , 在缬草上有过报道 。 即先将根状茎埋于土壤下 , 注意保湿和保温 , 让其长出许多萌芽 , 再将萌芽在超净工作台常规消毒后接种到加有5毫克/升的6 - BA 和 0.01 毫克/升的 NAA 的MS培养基上 , 待1~2周长出2 、 3对叶时 , 进行2次转接 , 2~3周长出4~5条健壮根系时开管炼苗7天后移栽并保持突然湿润 。 或将萌芽栽于比例为3∶7的培养粘土中 , 温度保持在20摄氏度 , 用薄膜覆盖2~3周 , 待萌芽长出2~3对叶和2~3条3~4厘米的根时打开薄膜炼苗并逐渐增加炼苗时间 。 在10天后去除薄膜 , 移栽到普通土壤 。 此法相对于根茎繁殖节省材料 , 对于宽叶缬草有待进一步研究 。

2.3 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作为20世纪初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 , 在科研与生产得到广泛应用 , 已成为举世瞩目的生物技术之一 。 它既能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 , 又具繁殖速度快 , 不受自然条件限制等特点 , 对快速繁殖宽叶缬草种苗具有重要意义 。 研究者们分别以宽叶缬草的嫩叶、茎尖、叶片、幼芽等不同部位为外植体 , 对组织培养进行研究探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