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让我明白,原来手机也会玩到腻”( 三 )
这个春节 , 年轻人太难了 。
文 | 宋思宇视觉 |黎日狗韩凤兰
编辑 | 星煮
2020年的农历新年 , 是近8年来最早的一次 , 早在春节假期前 , 许多年轻人就发出了“这个春节 , 我太难了”的感叹 。
向左滑动 (别人家的孩子 —我) 小时候 , 对过年的印象是吃糖果、放爆竹、收红包 。 长大后的过年 , 对于夹杂在家庭和工作压力之间的年轻人 来说 , 从年前到年后 , 天天都是难关 。 在疫情防控的形势下 , 今年的春节 , 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 , 更是“难上加难” 。 从春运抢票 , 到年前大扫除 , 好不容易休息一下拿起手机 , 又要担任起“家庭新闻播报官”的角色 , 转发新闻、劝阻聚会、科普辟谣 。 人在春节 , 身不由己 。 向左滑动 (别人家的孩子 —我) “我正在抢到××的火车票” 对于许多在外地工作的年轻人来说 , 想要回家 , 必须经历“春运”这道难关 。 “春运”被称为“人类最大规模的周期性迁徙” , 我国每年的春运客运总量维持在30亿人次左右 。 高峰时期 , 12306官网购票页面日访问量超过1600亿次 , 每秒售票超出1000张 , 而这1000张票中却常常没有你 。 “年年都收藏抢票攻略 , 但年年攻略都与我无关 。 ” “连续十三天早起的第一件事是打开购票软件 , 第十三天了 , 候补票仍然没有兑现成功 。 ” “抢到了回来的票 , 没有抢到回去的票 , 果然 , 还是工作更爱我 。 ” 提前订好闹钟 , 守在手机前 , 点开抢票界面 , 刷新进入候补状态 。 翻出自己去年的小板凳 , 几经中转 , 一路“站票”回家 , “春运”抢票 , 最重要的就是参与的仪式感 , 要是哪一年回家的车票买得顺顺利利 , 这个“年味”好像就差了点什么 。 向左滑动 (别人家的孩子 —我) “花钱才叫过年” “这是我春节前买的最后一件衣服”、“这是我春节前最后一次网购”……随着春节的临近 , 这些目标全部失效 , 大家都是参与过“双十一”千亿项目的年轻人 , 春节期间当然不能输 。 据京东到家发布的《2019年中国年货消费报告》显示 , 与2018年相比 , 2019年年货消费金额增长37% , 70后、80后是这笔消费中的绝对主力军 。 只有花得足够多 , 这个年的“年味”才会够 。 买年货 , 只是春节假期消费的开始 。 今年春节 , 口罩、酒精棉片、消毒洗手液等物品也纷纷加入了年轻人的购物车 。 1月19日至22日期间 , 京东平台的口罩累计销售量便已超过1.26亿只 。 年轻人一边努力分清“医用口罩”、“医用护理口罩”、“医用外科口罩” , 一边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障”买着单 。 发红包是春节的另一大开支 。 年轻人不仅过了收红包的年龄 , 已经工作了的年轻人更是要给长辈红包 , 以表孝心 , 给晚辈红包 , 送出自己的祝福 。 试图通过抢红包来弥补春节花销?来玩几轮手气王接力游戏 , 打破你这种幻想 。 连续抢了几轮手气王洋洋得意的你 , 往往成为了全群中“损失”最大的那一个 , 只能安慰自己 , 无论如何 , 今晚我也是全群“最幸运的崽” 。 “口罩一戴 , 福气常在” 曾经 , 60后、70后有多么努力劝年轻人不要熬夜 , 这个春节 , 80后、90后就有多么努力劝父母少出门、戴口罩 。 及时转发相关新闻向父母介绍新型肺炎的起因及发展现状; 利用图文、视频等多种形式 , 在家庭群中号召取消聚餐、网络拜年; 面对父母“我就再出去打最后一天麻将”的许诺 , 鼓足勇气 , 喊出“你要出去我就举报” 。 “口罩只有出门和进门时看见我才戴 , 仿佛看见了曾经假期在家写作业的自己 。 ” ” “我和爸妈说 , 口罩是有保质期的 , 不戴就浪费了 。 ” 信息轰炸、假装生气、红包利诱……有的年轻人甚至和父母做起了交易 , 只要你肯戴口罩 , 我就同意穿秋裤 。 “我已经准备开始看书了” 一部手机、一个wifi , 你能在房间待多久? 曾经回答“我可以一直不出门”的年轻人 , 这个春节纷纷被打了脸 。 数地板、数干果包 , 有的人甚至将目光投向了家里的米缸和白糖罐; 答问卷、发照片 , 在几轮好友的艾特下 , 无数年轻人在朋友圈找到了当年“QQ空间”的感觉; 晚上实在睡不着 , 就与几千万网友一起给“火神山”、“雷神山”当一当“云监工” , 看看“叉酱”、“铲酱”有没有认真工作 。 “一年没有拼完的拼图 , 三天就被我给拼完了 。 ” “因为无聊 , 我向我妈坦白了之前逃过几次课、喝了几次酒、撕了几次没考好的卷纸 , 现在再也不无聊了 。 ” “玩‘吃鸡’游戏专门往人多的地方冲 , 真的太久没有见到人了 。 ” “春节让我明白 , 手机也会玩到腻 , 小说、电视剧 , 看多了也会不好看 。 ” 当“宅”成为了春节假期的正确打开方式 , 年轻人才发现 , 真正宅起来 , 自己连“再无聊也绝不看书”的底线都要突破了 。 向左滑动 (别人家的孩子 —我) “几点了还不起? 天天就知道玩手机” 对于大多数的年轻人来说 , 晚上熬夜刷个剧 , 第二天睡到中午十二点 , 起床之后点个外卖 , 才是理想的假期打开方式 。 然而 , 想要在春节期间睡到中午十二点?显然不存在 。 起晚被骂、睡晚被骂、坐在沙发被骂、躺在床上被骂…… , 许多年轻人感叹 , “第N天了 , 我妈骂我竟然还没有重样 。 ” “早上八点 , 是‘你怎么还在睡?’;晚上八点 , 是‘你怎么还不睡?’ , 新的一年 , 从养生开始 。 ” “拿起手机时 , 说我一天天就知道玩手机 , 放下手机时 , 又教育我不要不懂社交 , 连个朋友都没有 。 ” “在床上趴着 , 被说长床上了;在沙发上坐着 , 说我把沙发都坐塌了;在客厅走圈 , 让我不要晃得她头晕 。 ” “第一天 , 妈妈说‘想吃什么菜就说’ , 第二天 , ‘以后要慢慢学着自己做’;第三天 , 就变成了‘这么大了连个饭都不会做’ 。 ” 在家略显单调的假期 , 让许多年轻人成为了父母的火力集中区 。 哪怕你坚持主动帮忙、在家里陪父母跳广场舞、早睡早起 , 换来的评价也不过是“这次回来可比上次强了点 , 就是不知道下次回来又是什么样了 。 ” 向左滑动 (别人家的孩子 —我) “我是一个词库匮乏的祝福机” 即使宅在家里 , 网络一线牵 , 春节期间任务式打卡拜年 , 也是年轻人跨不过的“坎” 。 网络一连 , 摄像头一开 , 一边在脑海中回忆着“爸爸的哥哥叫伯伯”的童谣 , 一边将自己调整至笑容模式 , 活力满满、喜气洋洋地说出祝福语 。 一不小心叫错了亲戚的称呼 , 只能听着“这孩子这么几年不见 , 就不认识了 , 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的话语 , 用微笑表示愧疚 , 偶尔听见“这几年肯定又长高了”的夸奖 , 也要点头表示认同 。 面对父母“这孩子连吉利话都不会说”的教育 , 只能安慰自己 , 与在摄像头前唱歌跳舞表演才艺的弟弟妹妹相比 , 自己的待遇还算不错 。 向左滑动 (别人家的孩子 —我) “工资多少? 房子买没?谈朋友没?” 亲戚拷问 , 是许多年轻人心中春节最难的一关 。 这个春节 , 虽然躲过了亲戚们的当面拷问 , 但线上问答 , 也是免不了的 。 “工作、房子、对象”的拷问三连 , 各个都堪称是送命题 。 “几点上班、几点下班、工资多少、具体做什么、以后什么打算 , 我的工作总结都没有写这么详细 。 ” “面对有没有男朋友的提问 , 我只能向大家热情介绍我的爱豆 。 ” “上学时 , 问成绩 , 毕业了 , 问工作 , 工作不错就催结婚 , 结婚以后 , 催孩子 , 等自己的孩子开始上学 , 就可以问成绩了 。 ” 面对亲戚们对自己人生善意的规划 , 年轻人也要秉承着“大过年的”的原则 , 交替运用“表示认同、乖巧的表情包”作为回答 。 在一线城市工作被说压力太大不值得 , 回到家乡 , 又被说前景不好、不求上进 , 让人只想在心中呐喊“谢谢大家的关心 , 但大家的爱我有些承受不住 。 ” 每一个年轻人都是收拾好焦虑的情绪 , 抱着“报喜不报忧”的心态回的家 , 然而在一轮轮亲切询问后 , 堆积已久的焦虑瞬时崩塌 。 向左滑动 (别人家的孩子 —我) “带着弟弟妹妹玩一会儿” 带着弟弟妹妹一起玩游戏、写作业 , 成为了不少年轻人今年过年的主题词 。 紧追其后担心他们摔到磕到 , 看着刚坐下来的他们一伸手就推倒了自己拼了许久的模型 , 只能默默计算着重新拼装的时间 。 看到“中小学生网络开学”的消息 , 暗自庆幸终于可以休息 。 直播一开 , 竟然发现 , 自己竟然读不懂小学三年级的数学题 。 好不容易遇见了一个高冷的小孩子 , 心里想着各玩各的相安无事也挺好 , 就听见了她和朋友说“我和一个二十几岁的阿姨在一起”瞬间石化 。 向左滑动 (别人家的孩子 —我) “春节吃七天 , 夏日三行泪” 吃 , 是对春节节日氛围最大的尊重 。 春节吃七天 , 夏日三行泪 。 今年春节 , 因为宅在家里防范疫情 , 以及假期的延长 , 更是让年轻人的体重到达了一个个新高峰 。 穿着宽松的睡衣 , 对自己体重的增长没有了概念; 在床上躺累了 , 进厨房煮点东西 , 运动一下…… , 许多人辛辛苦苦控制饮食 , 减肥半年 , 努力成果在春节假期全都化为泡影 。 “体重不重要 , 安全最重要 。 ” “春节前后 , 自己最大的变化只有体重 。 ” “我更担心过几天能出门后 , 疯狂进食火锅、麻辣烫、烧烤、奶茶……的自己 。 ” 零食一直是春节体重的主要威慑力 。 相关数据显示 , 2019年零食销售量位居年货排行榜第三 , 高热量的薯片霸居排行榜第一名 , 咸味零食和甜味零食竞争激烈 。 这个春节 , 零食的消耗更是成倍地增长 。 手机玩累了 , 吃个零食休息一下; 看电影打游戏时 , 吃个零食营造一下氛围……想要在春节不长胖真的太难了 , 但是没关系 , 你还有一年的时间去减肥 。推荐阅读
- 打野|王者荣耀:玩打野你不得不明白的四大逻辑,野王并不是谁都能当
- 王者荣耀|王者荣耀为什么要出限定皮肤?看完你就明白了
- edg战队|我不知道EDG是什么,但这群直播吃屎、发女友裸照的疯批让我大为震撼!
- 杨玉环|9号碎片商店更新公布,胡桃夹子参与活动领取,杨玉环春节新皮肤官宣确定
- 电子竞技|Steam黑色星期五来了!让我给你推荐10个超级冷门但好玩的游戏!
- 地下城与勇士|DNF:要备战春节礼包了!2个途径出灵魂掠夺者,一件改造能换5套
- switch|再拿第一!小象大鹅真给力,看到坐镇的PPD等主播,瞬间明白了!
- 国服|《英雄联盟手游》仅用40场就6级熟练度还上了国服榜?让我教你!
- 地下城与勇士|DNF:2022年春节套搬砖建议,风暴航路是最后的选择
- 梦幻西游|梦幻西游第一38级玩家!他的能量秒杀全部天猴组?看完仓库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