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机器人的抗疫战:黑科技迎来高光期( 二 )

抗刻不容缓 , 服务型机器人走上台前

此前 , 机器人早已被广泛应用在工业流水线等特殊场景中 。 而适用于消费等场景的服务型机器人 , 却一直在市场爆发的边缘反复徘徊 。 没有刚需特质 , 成为制约服务型机器人更进一步的桎梏 。 不过在凶猛的疫情面前 , 服务型机器人迅速迎来爆发良机 。

比如在医疗方面 , 抽血通常仰仗于护士的熟练程度 。 而在疫情肆虐的当下 , 抽血有可能带来潜在的风险 。 但服务型机器人却凭借自动化装置及超声技术等 , 实现成功率更高的穿刺抽血 , 也能够降低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可能性 。

此外 , 不少企业在向医院捐赠医用配送机器人、多功能餐饮服务机器人等产品 。 在武汉就有不少医院采用机器人送药 , 减少了交叉传染的风险 。 还有的服务型机器人能够承担导诊、消毒、清洁、宣传防疫知识等工作 , 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

活跃于酒店的送餐机器人等 , 也凭借“无接触”的特性 , 受到消费者的肯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