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山东媳妇春节去婆婆家的见闻(12)

类似的话在我们从日照返回北京前婆婆也说了:“不用操心我们 , 你们俩噶胡(山东方言 , 意思是:相处)好就行了 , 别老想着给我们买东西 , 我们啥也不需要 , 我们的也都是你们的 。 ” 传统的中国独生子女父母啊 , 一辈子的心血都灌注在了孩子的身上 。

3.大城市的疏离感 , 小城市的人情味

城中村改造临时安置老人的老人房 

大年初一一大早 , 我和丈夫吃完了饺子就出门拜年 。 在日照 , 拜年是走家串户 , 先从同姓家族的邻居开始 。

婆婆家所在的小区改造以前叫做后大洼村 , 街坊邻居都是一起生活了几十年的熟人 。 让我感到意外的是 , 这里居然还保留着一种中华文化中非常传统的“礼”制——字辈 。 这样的取名方式在我看来已然不是主流 , 我以前从没有注意过身边人的名字中所蕴含着关于他们家谱的奥妙 。

丈夫姓刘 , 按照“云世为贤加祥兆”的家谱排列 , 是“兆”字辈 , 属于小辈 。 所以往上数层层叠叠的长辈关系十分错综 , 我刚串了几户就已经有些混乱了 。 只是一直跟在丈夫的身后 , 听丈夫给我介绍 , 我再一一和长辈问候“过年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