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监测、应急救援…… 5G与北斗互相赋能,应用前景取决于想象力( 二 )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在2019年12月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 , 北斗系统和5G具有天然的渊源关系 。

冉承其说 , 北斗本身是国家重要的时空基础设施 , 提供高精度的位置和时间信息 , 5G和北斗具有融网络、融科技、融技术、融终端、融应用的天然优势 。 同时 , 北斗可以构建高精度、高可靠、高安全的新一代信息时空技术体系 , 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都离不开北斗 , 也离不开5G 。

两者在融合的同时 , 也将相互赋能 。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原校长刘经南曾在报告中指出 , 5G是智能化时代的基础设施 , 其“极高速率、极大容量、极低时延”的特征 , 可为满足未来虚拟现实、智能制造、自动驾驶等应用需求提供基础支撑 。

但要实现这些应用 , 单凭5G显然孤掌难鸣 。 刘经南表示 , 解决问题需要新的基础设施 , 这就是北斗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 北斗系统能实现全球时间的精确同步 , 可以在广域甚至全球范围内 , 通过5G将导航、定位、授时这些自然界的生物智能赋给机器和网络环境 。 北斗与5G相互赋能、彼此增强 , 可以产生感知、学习、认知、决策、调控五大能力 , 让广域或全球性分布的物理设备 , 能在感知的基础上具有计算、通信、远程协同、精准控制和自治等功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