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巫术吗?意外产生价值,谈巫术与科学的区别(13)

3.5、科学的起点

我们通过前面四个例子总结一下巫术思维的基本特点 , 以联想为主 , 没有实验验证过程 , 换句话说 , 就是想当然 。 这样的思维方式同样出现在早期的天文学上 , 18世纪之前的天文学主要是为占星术服务 。 大多数占星术士都认为 , 托勒密的地心说和哥白尼的日心说都能正确描述天体的运行规律 。

而丹麦御用占星术士第谷则不这么认为 , 他发现了星表和实际观测值有微小的误差 , 这个误差累计时间长了 , 就会导致行星的计算位置与实际观测位置偏差很大 。 于是说服了皇帝为他建造了一个天文台 , 安装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四分仪 , 并在16年时间里进行了长期细致的观察 , 记录了大量的行星运动的精确数据 。

开普勒是第谷的学生 , 他同样是一名占星术士 , 但是他对占星术那种机械的解释并不怎么认同 。 他认为 , 天文学家的任务应该是以观测数据为基础 , 找到天体运动的正确规律 。 碰巧 , 开普勒的计算能力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 , 这使得第谷的精确观测数据发挥了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