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非典”,我是怎么过来的?( 二 )

2003年 , 已经是17年前了 。 那时候电脑并不普及 , 普通家庭一般没有电脑 。 那时候 , 手机也不普及 , 更没有可以上网的智能手机 。 当时如果谁有一个价值上万元的翻盖手机 , 那一定是突然发了大财的“成功人士” 。

当时流行一种“小灵通” , 用的号码是和固话座机一样的位数 , 但不收座机费 , 接电话也免费 , 打电话资费也不高 。 当时 , 我用的就是“小灵通” 。

因为没有智能手机 , 在家用电脑上网的人也少 , 更重要的是那时候可以提供网络信息的媒体也很少 , 所以2003年“非典”期间 , 信息的传播与更新和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信息传播与更新 , 远不能相比 。

那时候生活几乎没有改变

虽然时过境迁 , 我记不清当年“非典”期间的细节 , 但可以确定的是 , 那时候没有普遍要求居民戴口罩 , 药店更没有人抢购口罩 , 街头也很少见有人戴口罩 。 至于封闭道路 , 封闭小区 , 限制出行 , 印象中更是没有发生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