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尬吹吴京了,《流浪地球》不是中国科幻的未来( 六 )

考虑到那地狱一般的三十小时和这位大妈如此乐观的遣词造句 , 我特么当时就对这句话深信不疑 。

然而 , 这一切 , 在我看完电影之后 , 就全他喵的毁了 。

- 1 -

首先 , 开工第二天才姗姗来迟的我 , 竟然不要脸到请假一天去和另外一个大老爷们手拉着手跑到电影院看《流浪地球》 , 还他喵的是个情侣场 , 我对此满含歉意 。

但是 , 即使有一对心基身不基的基佬让无数在场情侣刺瞎双眼 , 依然改变不了《流浪地球》这部电影的本质——本质上说 , 这不光不是一部科幻片儿 , 还是一部不及格的电影 。 在《流浪地球》上 , 所有关于电影本身的要素几乎全然失败 , 而所有关于营销噱头的要素却表现抢眼 。 在一瞬间我竟然产生了「这他喵的不是一场国产手机发布会吧?」的错觉 。

什么是关于电影本身的要素呢?很简单 , 在片头字幕中排得比较靠前的人员 , 他们的工作内容大多数和「电影本身」关系密切 , 比如导演、剧本、脚本、剪辑、音效、配乐、摄影、灯光、演员和美术等等等等 。 虽然有明确分工 , 但是通常情况下这些人的工作都是相互协同密不可分的 。 就拿剪辑来说吧 , 一部电影的剪辑通常会有导演的参与 , 剪辑师也会参考剧本和拍摄脚本 , 而剪辑师依照的逻辑 , 需要导演和摄影师在前期就有所规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