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中上海突然入春,网友直呼看不懂!原来关键在这0.1度( 六 )

万一经过前面第一第二阶段的计算 , 还需要进入第三阶段进行二次判定 , 就比如前面提到的漳州入夏 , 情况就更麻烦了 。 二次判定的具体办法如下:接着前面的计算方法一直算下去 , 直到出现第二次有连续5组或以上达标的情况 , 然后比较两次达标之间满足换季温度和不满足换季温度的组数 , 如果满足的多 , 则之前初步得出的换季日就确定为最终结果;如果不满足的多 , 则之前初步得出的换季日就作废了 , 需要重新开始计算 。

接下来我们依然举漳州的例子:根据之前计算漳州在3月30日已经满足换季的要求 , 但是此时距漳州常年平均入夏时间早了近一个月 , 所以必须进行二次判定 。 根据此后十几天计算的滑动平均气温 , 一直到4月12日~16日才又出现了连续5组的夏组(滑动均温达到22度) , 然后我们比较前后夏组和春组个数 , 从3月31日第一次达标到4月12日第二次达标的前一天 , 共出现了8个夏组、4个春组 , 由于8>4即夏组多于春组 , 所以二次判定中返春失败 , 漳州2018年的入夏时间就确定为之前初步得出的3月30日 。

显然 , 滑标解释起来比较费口舌 , 操作起来也相对复杂 , 有时往往需要十几二十天才能得出最终结果 , 很明显对追求时效性的新闻媒体报道不利 , 所以在社会服务方面存在局限性 。 但是严格来说 , 滑标计算方法有效过滤了气温在换季温度附近时上下波动的干扰 , 从而反映出温度的实际趋势 , 因此相较于简标更加严谨科学 , 很多省份目前就是使用滑标来计算换季的 。 不过现阶段只能说提倡使用滑标计算换季 , 当然也不反对继续使用简标换季标准——尤其是在新闻报道方面 , 两者当前处于“双轨并行”的模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