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穿中国的郯庐断裂带,发生过最大地震,未来百年内会大地震吗?( 五 )

k地震的威力怎么来区分?

一般我们经常能听到两个名词 , 一个是震级 , 一个是烈度 , 很多朋友都搞不清楚这两个名词 , 其实一句话就可以搞明白 , 震级是表示这次地震的总释放能量大小 , 烈度在地面破坏力大小 , 简单的说 , 我们将一颗地雷埋在一米深以下爆炸和100米深爆炸的区别 。

震级是一样的 , 但对地面破坏力就不一样了 , 目前已知震源最深的地震是1934年6月29日发生于今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东边的6.9级地震 , 震源深度达720千米 , 一般情况是震源越深 , 对地面破坏力越小 , 因此这种位于地幔层的地震 , 地地面没有什么破坏力 , 所以地震分类中有: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 , 一般破坏力最大的是浅源地震 , 大部分浅源地震就只有数千米到十几千米不等(深度70千米内的称为浅源地震) 。

烈度等级差异

关于郯庐断裂带以及历史上发生哪些超级地震?

本文开头简介了郯庐断裂带很长 , 从南到北总共延伸了大约2400多公里 , 共分为北段(黑龙江肇兴—沈阳) , 中段(沈阳—宿迁)和南段(宿迁—广济) , 穿越中国东部不同地区 , 规模庞大 , 构造复杂 , 断裂带自三叠纪末期诞生以来 , 大大小小的地震不断 , 最近记载的就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