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免疫系统会杀死自己?发烧到底是自愈机制,还是自杀机制( 四 )

在过去几百年中 , 人类、哺乳动物和鸟类都不约而同地把这个温度设置在了37℃ 。 这是地球上的生物以漫长的时间与死亡为代价换来的实践真知——大脑只有在大约37℃下运转才最高效 。 我们的身体比大脑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强一点 , 但过热也会导致体液的消耗加剧 , 同时增加心脏和其他器官的压力 , 甚至出现休克或死亡的风险 。

根据最基本的物理学原理 , 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流动 , 所有的物体都会辐射和吸收热量 , 所以为了与环境保持一个比较友好关系 , 不错的体温是进化的第一步 。 37℃的体温也可能与非洲老祖当时所处环境平均21℃的气温相关 。

一般来说 , 外界的温度比我们皮肤的温度低20~30度最为合适 , 因为这个温差下的热损失率恰到好处 , 如果再冷一点热量就会散发过快 , 而再热一点热量又会大量淤积 。 在21℃的环境温度中 , 当人体体温接近37℃时更易散热 。 日常生活产生的热量与向环境中散失的热量大致相等 。

另外 , 即便我们的身体机能不会因高体温而崩溃 , 高体温也会让我们不适应低温环境 。 因为在低温环境中 , 体温越高我们的热损失率越大 。 为了维持正常的高体温 , 我们更需要不停地进食 。 在物资匮乏的远古 , 人类的祖先可能早就饿死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