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中的微生物( 六 )

2、温度

微生物的种类不同生长温度不同 , 各种微生物的总体温度范围是0~80℃ 。 根据适应的温度范围 , 微生物可分为低温性(好冷性)、中温性和高温性(好热性)三类 。 低温性微生物的生长温度为20℃以下 , 中温性微生物的生长温度为20~45℃ , 高温性微生物的生长温度为45℃以上 。 好氧生物处理以中温为主 , 微生物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37 。 厌氧生物处理时 , 中温微生物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40℃ , 高温微生物的最适生长温度为50~60℃ 。 所以厌氧微生物处理常利用33~38℃和52~57℃两个温度段 , 分别叫做中温消化(发酵)和高温消化(发酵)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 厌氧反应已能在20~25℃的常温下进行 , 这就大大降低了运行费用 。

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 , 每升高10℃ , 生化反应速度就提高1~2倍 。 所以 , 在较高最适温度条件下生物处理效果较好 。 人为改变污水温度将增大处理成本 , 所以好氧生物处理一般在自然温度下进行 , 即在常温下进行 。 好氧生物处理效果受气候的影响较小 。 厌氧生物处理受温度影响较大 , 需要保持较高的温度 , 但考虑到运行成本 , 应尽量采用常温下运行(20~25℃) 。 如果原污水的温度较高 , 应采用中温发酵(33~38℃)或高温发酵(52~57℃) 。 如果有足够的余热或发酵过程中产生足够的沼气(高浓度有机污水和污泥消化) , 则可以利用余热或沼气的热能实现中温和高温发酵 。 一般情况下 , 一日内温度的波动不宜超过℃ 。 所以 , 在生物处理时要控制适宜的水温并保持稳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