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T入局,小程序成超级APP连接一切的枢纽( 七 )

原因非常简单 , 最初小程序的诸多“克制” , 是为了精准它的定位 , 让其成为微信切入线下场景打通拓展实体商业服务的工具 。 因此 , 让很多期待微信小程序“开放”去获取流量的线上服务公司们很快就遇到了发展“钢板” , 并愤而离开小程序 。

实体商业本身的复杂性让小程序的核心目标变得虚无缥缈 , 如万达这样的大型实体商业巨头自己在做飞凡(虽然最终失败了) , 家乐福、苏宁、物美也都在做独立的APP , 吃够了互联网公司流量压制的苦的它们 , 不会对小程序产生过多的信任 。

而中小商家在财力和意识方面又十分欠缺 , 很难成为开发小程序大军中的主力 , 导致很多只有照片、地址、电话等稀少信息的小程序“黄页”泛滥 , 反而引起业界对小程序的看衰 。

最积极的线上互联网公司不满微信小程序在规则和功能上的限制 , 逃离或兴趣不高 。 张小龙最期待的实体商业却又因为自身短板而无法在短时间内成为开发小程序的主力 。 回过头来看 , 张小龙似乎高估了流量对实体商的吸引力 , 又低估了小程序本身开发成本与实体商家们固有的思维意识带来的阻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