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输给李佳琦,企业家流量为什么不如网红?( 四 )

巨头力量 , 企业家可以升级网红直播?

显然 , 马云的带货能力比不上李佳琦 , 但大帅跑来尝试做网红 , 则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 毕竟 , 首富掌握的资源和人脉是普通网红无法比拟的 。 事实上 , 马云早就已经是“狭义”上的网红 , 大帅的很多思想、言论都在网上广为流传 , 其中 , 最著名的就是那一句:我对钱没有兴趣 , 每个月挣几十亿是非常难受的事情;董明珠也是网红 , 她说格力电饭煲做出来的米饭可以治疗高血压 , 一位医生粉丝为其打call , 试图用药物学逻辑证明铁娘子所言非虚 , 但编到一半就投降了 。 此外 , 王健林一个亿的小目标、刘强东的脸盲症、陈欧的“我为自己代言”等网红语录 , 也常常为普通人津津乐道 。

虽然这些言论非常火 , 也具有很高的媒体价值 , 但都是一些低端的言论 , 只是博君一笑的娱乐桥段而已 。 事实上 , 直播行业需要企业家的巨头力量 , 毕竟 , 相比于职业网红 , 他们对所属行业的理解更加深刻 , 富有科学的远见 , 如果他们能在百忙之中 , 抽出一些时间做“非带货”直播 , 介绍一些管理、经营的常识 , 则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国民素质的提升 , 而这也恰恰是中国浮躁社会结构中的最大问题之一 。 举个例子 , 疫情爆发之后 , 中国网络直播、自媒体 , 最主流的报道就是:武汉加油、最美逆行者之类的苦情戏 , 但缺乏病毒传播路径、病毒生存条件之类的科技讨论 , 同样地 , 更缺乏企业经营、生活艺术之类深度讨论 。 如此状况所带来的最大弊病就是:全民冲动消费 , 把橱柜塞满衣服、口红和化妆品 , 把私家车塞满大街 , 把油腻的肚子塞满零食 , 但脑袋里一直空空如也 , 以至于每每遇到危难和谣言 , 就毫无例外地交上一次“智商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