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加速器”的超新星暴形成宇宙射线( 三 )

天文团队在天文史上第一次获得了激波喷流的数据 , 他们制作了具有气态物质特性的模拟图 , 可以从图上清晰地看出激波的气状物质特性 , 激波沿着喷流的前锋产生了变化过程 , 图形提供了理解宇宙射线形成的关键线索 , 他们揭示了神秘现象背后的物理机制 。 在激波区的气体内存在大量高速运动的质子 , 它们比预期的移动速度更快 , 激波区形成的超热高温使得质子以更快的速度运动 。 质子的存在不是理解高能宇宙射线来源的关键 , 然而 , 质子形成了宇宙射线的“种子粒子” , 质子和激波前锋的气体物质产生了相互作用 , 获得极高能量的质子和其它物质粒子一起冲出激波的区域 , 在高速飞离的过程中形成了太空的宇宙射线 , 天文团队第一次仔细地分析了这颗超新星爆发后形成的激波区域 , 观测了它的内部和周围发生的变化 , 确实存在一个被加压的激波区域 , 质子在区域内获得了很高的能量 , 它们以可以预期的方式从激波区域直接地飞离 , 高能量的质子和其它物质粒子最终形成了宇宙射线 。

天文团队第一次使用了积分视场光谱仪 , 探测了激波前锋的特性 , 仪器记录了每一条光线的像素 , 将每一条光线分拆为单一的颜色 , 分析激波区粒子的速率和化学成分 。 对超新星遗骸形成的激波前锋进行了细节性的研究 , 团队成员期待将现有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对其它超新星遗骸的分析中 。 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天文学分所的研究员格伦·范德文认为:新的观测方式是他们解决宇宙射线疑惑的关键 , 他们找到了理解宇宙射线怎样在超新星遗骸中形成的答案 。 天文团队的成员除了来自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以外 , 还有来自瑞士的伯尔尼大学、德国波茨坦的莱布尼茨天体物理学研究所、马赛诸塞州坎布里奇市的哈佛—史密森尼天体物理学中心、新泽西州皮斯卡塔韦的罗格斯大学、西班牙的卡那里天文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 , 研究成果反映了国际科学合作的精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