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德国历史:建立一个完全不需要议会的独裁政权( 三 )

这件事他也没做成 。 于是国民议会再一次被解散新的选举定于11月6日举行 。 到这个时候 , 德国经济正在走出大萧条的最低谷纳粹失去了一些他们在夏季选举时赢得的抗议性质的选票 。 由于失去了200万张选票纳粹党在11月选举产生的新议会中的议席数减少到196席 。 然而 , 政府危机和议会的死结没有一个得到解决 。 冯·施菜歇尔将军说服了兴登保 , 使其相信如果不马上采取措施很有可能爆发内战而军队将无力制止或平息内战 。

于是12月初兴登堡很勉强地撤换了巴本 , 任命施莱歇尔为总理 。 施菜歇尔在位时间很短 , 1933年1月28日就结束了 。 在此期间 , 他最想做的一件事 , 就是建立一个联盟 , 一个包括工会活动家和格雷戈尔·施特拉瑟领导的纳粹党“左翼”在内的联盟 。 这个可能性本来就很小的.不无勉强的尝试以失败而告终还同时得罪了工业家和农业精英 。 前者怀疑施菜歇尔想讨好工会后者视施莱歇尔的农业计划为一种“农业布尔什维主义”并不比巴本的政策对他们更有利 。

1933年1月 , 高层的一系列阴谋和策划活动开始了 , 目的只有一个即说服日益衰老的总统任命希特勒为总理 。 这时的巴本也改变主意了认为只有把纳粹党包容在一个保守主义者和民族主义者组成的联合政府内才有望使政府得到老百姓的支持;而为了说服纳粹党同意入阁 , 就必须让希特勒当总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