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落之后,搜狐能否重回媒体高光时刻?( 六 )

报道权 , 也就意味着能获得巨大的流量 。

在互联网媒体领域 , 流量意味着生存基石和竞争杀手锏 。

2005年 , 在激烈的竞标角逐后 , 搜狐以3000万美元斩获北京奥运会互联网赞助商的资格 。 在与北京奥组委的签约仪式上 , 张朝阳激动无比地说 , “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互联网赞助商 , 不仅是搜狐的骄傲 , 更是亿万中国乃至世界网民的骄傲!”

随着奥运会脚步的临近 , 搜狐把巨大精力投入到赛事报道中 。 比如依托3800小时赛事视频资源 , 搜狐将十多路视频流汇聚在《央视奥运直播》《搜狐体育播报》《搜狐北京播报》3大视频王牌节目中 , 并通过视频直播和点播的方式24小时呈现北京奥运会全部比赛 。 值得一提的是 , 这是中国新闻史上首次以网络视频的形式报道奥运会 。

一场奥运会之战 , 让搜狐风光无限:从流量上看 , 搜狐创造了5分钟访问量破300万、1小时破亿的流量记录;从用户角度看 , 搜狐赢得了门户网站中用户首选率和满意度的双料冠军;从资本市场反应看 , 奥运会后短短几个月时间 , 搜狐股价直接超越新浪 , 成功登顶门户王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