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乳粉质量“人设”崩塌,国粉扬眉时刻是否来临?( 四 )

但从路透社的报道中获悉 , 2017年底爆发的沙门氏菌污染事件 , 就曾致使兰特黎斯永久关闭了其中一条生产线 , 而上述西班牙工厂便是兰特黎斯用来替代生产“Picot AR”品牌奶粉 , 可不幸的是时隔一年 , 该条生产线又被卷入细菌污染的事件中 。

无独有偶 , 继法国乳企茉蒂雅克与兰特黎斯召回疑似沙门氏菌污染的婴幼儿食品后 , 西班牙Laboratorios Ordesa(欧儿佳)也宣布召回西班牙工厂生产的大米水解蛋白婴幼儿配方奶粉 。 据西班牙消费者事务、食品安全和营养局(AECOSAN)发布的公告显示:召回产品中包括Blemil Plus 1 rice(400g)和Blemil Plus 2 rice(400g) 。

安全问题频发下 , 外资品牌热度还能撑几时?

而当众人以为进口品牌产品的安全问题就此告一段落的时候 , 2月8日 , 新西兰食品安全局(NZFSA)又发布召回公告称 , 因受到弯曲杆菌的污染 , Riverside Milk决定召回特定批次的饮用生牛奶(未经巴氏杀菌) 。 这也就意味着 , 在这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里 , 竟有4家企业因细菌污染事件而将产品召回 , 不禁让人对进口食品的安全性产生质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