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 英雄迟暮?( 四 )

有人说 , 腾讯此举失了人心 。 在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 , 只要是一个领域前景看好 , 腾讯总会亦步亦趋地跟随、模仿、充当掠食者 , 这让同业者心神不定 , 而周鸿祎就在此刻 , 演绎了一个为了维护用户 , 不惜与垄断巨头抗争 , 并遭至打击报复的形象 。

在这次事件中 , 周鸿祎一直强调 , 之所以曝光QQ窥探用户隐私 , 是为了要把选择权交给用户 , 为此 , 他不但发布直接针对QQ的“隐私保护器”工具 , 还推出了WEBQQ客户端软件 。 因为这款软件使用的还是QQ的服务 , 此举给了周鸿祎一个在战争中 , 依然会推广对手产品的人设 。 至此 , 周鸿祎“颠覆者”的形象开始为更多人熟知 , 并成为了许多创业者的精神领袖 。

“这么说吧 , 总有一些人喜欢梁山好汉 。 ”《浪潮之巅》的作者吴军说 。

周鸿祎对自己的认知是挑衅者 。 谈及战争 , 这位红衣傍身 , 热爱射箭与ak47的企业家说 , 自己就是期望天下大乱 , “因为大公司是产业规则的制定者 , 它们当然不期望乱 , 可是乱对小公司有好处 。 ”

但是自3Q大战到如今 , 这两类不同量级的公司 , 却开始滑向了不同的走向 。 这九年 , 也是周鸿祎的战争理论从有效到无效的九年 。 尽管 , 周鸿祎曾经机缘巧合地成为了中国互联网第一位战神 , 但是现如今 , 他却总是在自我怀疑 , 除了工具和渠道 , 360核心竞争力还应该在哪?他究竟离一个成熟的企业家还有多少距离?他昨日的成功会成为未来的阻碍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