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屏手机:被市场催生出的“早产儿”?( 二 )

所以我听到最激进的观点就认为(可能过于激进了) , 2019年初掀起波澜的折叠屏 , 就是用高昂代价催生的一批“早产儿” 。

首先是技术上的不确定性 , 无论哪种“折法” , 屏幕和铰链都是核心难题:柔性屏长期弯折是否会造成不可逆的破坏?是否会导致手机寿命下降?屏幕表面如何更好地防刮?铰链如何更经久耐用?再者 , 屏幕是吃电大户 , 屏幕变大后如何满足用户日趋不满的续航能力?

当然 , 在未来 , 这些可能都不是问题 , 但在当前 , 有比技术更“致命”的不确定性 , 那就是折叠屏的时代意义并不清晰 , 至少很多悲观者无法分辨 , 在智能手机的进化史上 , 折叠屏是一次因“技术过剩”导致的插曲?还是又一次伟大变革的序曲?

从生产者角度 , 折叠屏能俘获人心的逻辑推演是:从键盘到触屏 , 从粗边框到全面屏 , 手机的演化 , 一直都是在不破坏便携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增大视觉面积 , 如今当手机已基本6英寸起步 , 屏占比95%以上 , 理应切换赛道 , 于是折叠屏应运而生 。

但在现实一端 , 许多人却觉得 , “手机可以折!”听起来能让极客用户血脉喷张 , 能让普通用户在心底忍不住喊一声“我靠” , 但除了可以折 , 很难看到它在功能创新层面有显著跃迁 , 一位网友的戏谑就很有代表性:“一个手机可以搞定的事 , 非要用两个硬拼到一起 。 ”(我个人其实不同意这句话 , 因为在科技领域 , 未来从来都不是现在的线性堆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