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崛起的源起之战,思科诉讼华为案

华为崛起的源起之战,思科诉讼华为案

----华为崛起的源起之战 , 思科诉讼华为案//---- http://

十七年前华为在美国的子公司在亚特兰大市举办的Supercomm2002商展会上登台 , 宣告华为将正式进军北美市场 , 思科CEO约翰钱伯以潜在客户的身份“咨询”了华为各系列产品技术情况 。

。 在接下来6个月内华为在美的销售的产品比同等性能产品的价格低20%-30% , 疯狂蚕食思科的市场 , 并与3com公司接触 , 协商成立合资公司事宜 , 也就是后来的H3C 。 虽然在当时两家公司并不在统一体量上 , 但是华为登录北美后对思科在美国本土的极端网络设备产生了强大的冲击 。 同时在双方在产品技术的相似性也让思科坐立不安 。

2003年酝酿了半年之久的思科终于出手 , 2003年1月24日 , 思科系统有限公司(NASDAQ:CISCO)(以下简称“思科”)今天宣布对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就华为非法侵犯思科知识产权提起法律诉讼 。 指控包括非法抄袭、盗用包括源代码在内的的IOS软件等等 。 在近的起诉书中 , 包括了二十多项项罪名 , 几乎涵盖了知识产权诉讼的所有领域 。 思科选择在这一天起诉华为背后有着深刻的意思 , 2003年1月24日正直中国农历十二月二十二 , 里除夕只有八天时间 。 种种迹象表面思科对华为正在进行一次精准打击 。 华为迅速对此事作出应对 , 立刻停止销售疑似侵权路由器 , 主要是Quidway路由器 , 起诉开始时几乎所有美国媒体都认为华为确实存在侵权行为 , 甚至有部分媒体还做出了肯定的报道 , 形式可谓是一边倒 。 两个月后华为与3COM公司宣布成立合资公司华为3com 也就是H3C(华三)的前身 。 这成为了思科华为诉讼案拉锯战的起点 , 3com公司CEO Brucel Claflin在法庭上提供了对华为有利的证词 。 2003年10月1日双方源代码的对比工作结束 , 2004年7月28日双方达成共识 , 思科撤诉 。 在华为并没有侵犯思科的知识产权的前提下 , 华为同意修改其命令行界面、用户手册以及帮助界面和部分源代码 , 以消除思科公司的疑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