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博弈”的手机行业下半场,vivo也开始焦虑了吗?( 十 )

其一 , 正如前文所分析 , iQOO对极致性能的打磨 , 体现出了vivo对细分化人群需求的敏锐洞察 。 过去手机行业里对互联网手机有一个普遍共识——性价比 。 在手机市场的早期阶段这的确是一个刚需 , 但如今新一代的互联网消费者 , 核心诉求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 他们更追求极致 , 不愿妥协 。 iQOO正是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用户需求变动 , 用强悍的顶尖性能 , 刷新了互联网手机的传统定义 。

因此iQOO的横空出世 , 给同行们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消费者越来越垂直、细分化 , 再用以前“一个爆款打天下”的思路 , 企图满足所有的个性化需求 , 是走不远的 。

其二 , 在下一波技术变革浪潮还未来临前 , 手机业正处于“微创新时代” , 竞争的关键在于完善产品矩阵 , 拿下更大的蛋糕 。 vivo一直把手机定位为电子消费品 , 就像宝洁在快消品领域的策略一样 , 用海飞丝、飘柔、潘婷、沙宣等多个差异化定位的子品牌 , 将洗发水这一品类的市场触达率提到最高 。 同样地 , 在手机行业“存量博弈”的竞争格局中 , 只有尽可能满足多种消费者利益点 , 才有可能在“微创新”中拔得头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