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2星团中的流量行星,它们是宇宙中的“孤独者”( 三 )

与此同时 , 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的行星学家戴维·斯蒂文森也找到了一个确认孤独行星存在的理由 。 他认为 , 年轻的行星很可能是被自己的同胞排挤出来的 。 在斯蒂文森看来 , 每个恒星系产生的不是1颗或2颗地球大小的行星 , 而更可能是10颗 。 其中大多数行星要么被母恒星吞并 , 要么因与同伴行星靠得太近而被驱赶出去 。 斯蒂文森说:“假如每10颗恒星中有1颗拥有行星系统 , 假如每一个行星系统中有10颗行星走失 , 那么 , 在星际空间中游荡的行星就会和恒星一样多 。 ”

虽然观测证据有限 , 但模拟实验使我们认识到:如果“恒星抢掠说”或者“手足相斥说”成立的话 , 那我们的银河系中应该充满了在星际空间自由漫游的行星 。 它们几乎不可能被其他恒星再次捕获 , 浪迹天涯的孤独行星将永远在茫茫宇宙中穿梭云游 。

即使真有那么多的行星游走在星际空间 , 但在又冷又黑的星际空间 , 它们上面很难有生命的痕迹 。

但也有例外 。 就像地球一样 , 这些行星的内核拥有一些放射性元素 , 而这些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会产生热量 。 纵然这些行星的表面可能很冷 , 但它们内部却可能拥有足以维持原始生命的热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