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挖矿简史( 五 )
随着挖矿群体越来越大 , 比特币挖矿形成了一种激烈的竞争关系 。 可是CPU的算力有限 , 挖矿收益寥寥 , 采用CPU挖矿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时矿工们的需求 , 于是挖矿进入到第二个阶段:GPU挖矿 。
二、GPU挖矿
2010年 , GPU挖矿正式登场 。 一个GPU显卡相当于几十个CPU , 算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 当时很多人发现 , 采用GPU挖矿的收益要远远高于采用CPU挖矿 , 一个GPU一天运气好的话能够挖到几十个比特币 , 于是矿工们开始购买大量配置GPU显卡的电脑进行挖矿 。
随着GPU挖矿逐渐普及开来 , 有人发现 , 可以把GPU的核心晶元单独拿出来 , 然后把很多这样的核心晶元集中到一个设备上进行挖矿 , 形成FPGA挖矿 。 FPGA的中文名称叫“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 FPGA意味着人们在里面写入什么程序就能实现什么功能 , 挖矿自然不在话下 。
但是 , 由于FPGA的开发难度太高 , 这种挖矿方式并没有普及开来 。 彼时 , 比特币和区块链已经有足够大的传播 , 比特币逐渐走向大规模商业化的阶段 , 一款“给力”的矿机呼之欲出 , 业内人士开始呼吁研发一套专门用于比特币挖矿的设备 。
推荐阅读
- 我的世界|我的世界:最肝的不是鱼骨挖矿,掏空整个区块的方法,你值得拥有
- 区块链合约交易所开发USDT支付通道系统开发
- 社区建设无论是在整个区块链生态中
- 每个区块链机构都拥有一部分用户
- 小米金融与区块链强强联手,未来分布式存储是必然趋势!
- 区块链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 区块链技术已经变得众所周知它已经成为自由,透明和公平的象征
- 区块链,作为一个分布式的数据库
- QKFile基于区块链技术
- 区块链早餐2.18: FCoin公告无法兑付 比特币跌破95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