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又一次扶持高科技,但真正的创业者却这么说( 四 )

但他还是下了这个决定。一直以来他所在研究室面向客户群体来自其他研究所和央企,“即便自己努力加快进度,但客户的项目不得不经历层层拆解和转包,这样下来,创新效率太低了”,他称,长期在科研体制中感受到了体制内的各种问题,甚至对技术的发展形成掣肘。

他决定冒险一试。从2010年开始向院所领导申报辞岗创业,直到两年后被批准。这期间,单位决定对他的公司采用专利转移方式进行技术入股,所领导经过讨论所达成的共识是,占股比例不超过30%,经过后期引入社会资本,至今达到10-15%的股份。

实际结果是,他的公司以智能机器视觉技术为核心技术,产品面向军用和民用市场,提供光电侦测系统和智能工业机器人系统。他告诉采访人员,当成立公司以后再回到原单位参加年会,大约有八个研究室主任和副主任都提出要创业。

无论是政府报告,还是政策的导向,都主张打破部队、军工集团、地方政府、民营企业这些主体自成体系的局面,并认为人才流动是打开局面的关键要素。

与吴易明有相同经历的科研人越来越多,这些人或许已经是有着一家父母老小的中年人,他们要离开了从事十几年的体制,来到一家可能仅有几十人的公司,其中最大担忧就是风险,这也是相较于其他行业更特殊的一点,他们走向商业,往往要拿出孤注一掷的勇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