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熊猫、锤子,令人扼腕叹息的理想主义失败案例( 五 )

于是 , 36岁的罗永浩杀回英语培训界 , 成立了“老罗和他的朋友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即北京市海淀区至圣嘉德培训学校 。 期间 , 他以“我的奋斗”为题 , 进行大规模的全国高校巡回演讲 , 那篇《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创业故事》影响很大 。

40岁时 , 罗永浩创办锤子科技 ,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 《生命不息折腾不止》猜中了前头 , 却没猜中结局 。 开始 , 他还有时间质疑方舟子“打假基金” , 指责链家中介陷阱 , 但是后期他只能疲于应对锤子的各种问题 。 甚至连涉日言论 , 他都遭到了网友的职责与官方的点名批评 。 曾经作为个体存在的罗永浩 , 基本上是百无禁忌和无坚不摧的 , 他擅长争辩 , 同时三观正 , 所以过去支持他的人 , 多年以来 , 主要的感觉是理直气壮的畅快、爽 。 但是从锤子时代开始 , 罗永浩被逼的不说话 , 同时为了更大的利益学会让步和妥协 。

罗永浩被广为流传的那句名言——“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 当锤粉对罗永浩的特立独行起立鼓掌 , 也有很多人对他的妥协表示鄙夷 。 事实上 , 在最近几年 , 每当锤子面临危机的时候 , 关于他的去留就有很多猜测 。 曾经 , 他希望通过人工智能的TNT改变未来10年的计算平台 , 但是这种颠覆实际上并没有改变他和锤子所遇到的窘境 。 他曾为了合作 , 选择了在陌陌直播 , 第一代网红要跟90后的主播拼流量 , 这恐怕也不符合他心高气傲的个性 。 无论是砸冰箱、怼链家、质疑方舟子等 , 都凸显出罗永浩的理想主义情结和愤世嫉俗的血性 。 因此 , 他注定不会选择也不适合体制内的生活 。 那么剩下的只能从他成功过的案例中推断 , 因为罗永浩坚信要做擅长的事情 , 这就给我们合理推测他的下半场定下了基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