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IoT爆发在即,“硬派”TCL如何通吃全场景?( 五 )

通信网络升级换代最受益的是以通信为瓶颈的产业,智能手机当下最大的瓶颈不再是网络,而是拍照、续航和交互,但包括智能手机的IoT,却是受限于网络。

5G除了高带宽外,另外两个特征就是低延时和高容量,前者可以满足自动驾驶等低延时IoT场景,实现云端、边缘和终端实时互联;后者意味着5G在同样的成本下可以连接更多设备。据IDC研究,2017年,全球IoT设备数达到了84亿台,2020年预计将突破208亿台,包括智能手机、智能电视、互联网汽车等多个智能终端,市场规模将达到千亿美金以上,如此众多的设备,只有5G才能承载。

5G催熟IoT产业的附加价值是进一步引爆AI产业——自从2016年谷歌旗下AlphaGo战胜最聪明的人类棋手以来,AI成为互联网下一幕已得到行业共识,2018年AI已在各行各业落地,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IoT将与AI协同发展,互相推进。

一方面,智能家居、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智能制造、智能物流、智慧城市等IoT场景中海量的传感器将给AI时时刻刻收集数据,数据是AI的基础;

另一方面,IoT设备要智能感知环境、用户和场景进行智能决策,就离不开AI技术,比如智能城市要感知交通,比如智能物流要识别包裹,再比如智能手机要感知用户,就要语音、视觉、决策等AI技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