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丢货、被道歉……亚马逊上的中国卖家被欺负惨了(18)

一名已经在去年与亚马逊签订类似合作的工厂主对PingWest品玩解释了他的决定:“美国客人出手大方”。

“正常做电商,一开始合作时对方定个两三款产品,货量能拼够一条货柜就不错了,但这亚马逊的单子,一款产品就能定两条柜。” 这样的大单在跨境电商整体进入低迷期时更显的难以抵抗。

工厂当然也要付出代价:首先,账期从以前和其他电商公司合作时的“一天都不给”,延长到了90到120天。而且,他此前已经营多年的品牌也不得不放弃,因为“必须贴亚马逊的自营品牌”。

这么做其实就是回到了代工时代。但这名工厂主明显没有心思考虑这些。

亚马逊的实际行动与与亚马逊中国对外的宣传完全相反。在2016年上任的亚马逊中国总裁张文翊口中,亚马逊正在帮助中国公司“通过亚马逊实现传统产业升级、传统代工厂的突破,开展创新,打造全球品牌,实现最大化的商业价值”。在2018年一场高规格地方政府论坛上,张文翊更将亚马逊的这一业务与“一带一路”战略挂钩,称亚马逊在搭建一条有效、便捷的“线上丝绸之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