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OPPO、华为海外互撕“名牌”,中国手机品牌决战欧洲市场( 四 )

与印度、东南亚、拉美国家的智能机普及潮不同,欧洲智能机饱和程度高,市场规模甚至已经开始呈现负增长。各大手机品牌市场份额在这场经激烈的存量之争中,却仍削尖脑袋想要取得一席之地。究其原因,是由于欧洲市场的特殊性,赋予了其重要战略意义。

第一,品牌为先。欧洲发达国家市场,用户普遍购买力强,对于价格的敏感度并不是很高,纯低价竞争虽然可以取得一定效果,但不再是决定因素,取而代之的是市场对于品牌认可度非常高。

为了提高在欧洲市场的品牌知名度,国产厂商纷纷与欧洲知名品牌发布联名款手机,例如“华为x Leica”、“华为x POSECHE”、“OPPO x Lamborghini”等。与深厚积淀的品牌联名,由此衍生的营销,有利于厂商快速拉升品牌价值。

第二,渠道为王。对于以运营商为主导的欧洲大部分国家的市场,渠道的覆盖能力是目前中国厂商在欧洲面临的最大挑战。运营商渠道需要长期的关系积累,而另一方面,如何获得较有力的补贴也是国产厂商需要面临的问题。

在小米宣布欧洲市场后,创始人雷军亲自拜访李嘉诚,促成与香港长江和记集团合作,通过对方旗下电讯公司3Group(英国、意大利、爱尔兰、瑞典、丹麦和奥地利的主要运营商之一),加速其在欧洲市场扩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