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客已是待宰的羔羊?大数据杀熟的今天谁都无法成为幸存者( 三 )

对此 , 携程迅速做出了相关回应:“二次支付显示无票确定是程序BUG(系统故障) , 已安排紧急抢修 。 ”陈先生的遭遇的确是因BUG而导致的吗?目前看来携程给出的理由是可信的 , 除陈先生外 , 大约还有1300名携程用户受到了这个BUG的干扰 。

BUG产生的原因 , 是预订机票系统在每一次支付申请后都会自动占位 , 可供后来人选择的机票自然会少一张 。 当支付不成功甚至支付被取消导致该占位订单取消时 , 至少也是40分钟后的事情了 , 此时该票才会回到系统中售卖 。 陈先生所购买的机票正好是该航班最后一张经济舱机票 , 系统便为陈先生自动推荐了更高舱位的机票 , 价格便成倍式地上涨 。 携程还承诺 , 出现类似现象的1300名用户将逐一进行联系 , 承担用户在此次操作中产生的各项损失 , 并郑重声明平台的公平公正透明原则 , 绝不进行所谓的“大数据杀熟” 。

新闻到了这里似乎没有深挖下去的必要 , 我们该分析的是:像携程这样的OTA平台盈利模式 , 究竟是否存在黄牛一般赚差价的行为呢?答案是否定的 , 早在2016年2月 , 民航总局就下发给OTA平台通知 , 要求他们绝对不能够加价销售机票 。 各航空公司的机票价格在互联网时代下也是完全透明公开的 , OTA平台为了自己的口碑 , 绝无可能将自己的盈利寄托于“赚差价”之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