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再来一瓶”,为何变成“加1元换购”( 二 )

首先 , 我们要知道 , 饮料的成本都是很低的 , 有一些矿泉水的价格 , 都比饮料更贵 , 可想而知 , 即便是推出“再来一瓶”的活动 , 其实饮料商也是能赚不少的 。 但这种营销手段 , 却被某些造假者钻了空子 , 他们通过制造带有“再来一瓶”字样的瓶盖 , 然后转卖给一些小贩 , 再通过小贩从饮料商兑换免费的饮料 , 再转手销售 , 这种行为明显就影响了各大饮料厂商的利益 。

所以在不得已之下 , 康师傅、娃哈哈、达利园等饮料厂商 , 才最终放弃了“再来一瓶”的营销手段 。 那么 , “加1元换购”又是怎么诞生的呢?首先一点 , 现在能加1元换购的饮料 , 基本上都在5元钱左右 , 所以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来看 , 其实加1元换购 , 那就是赚了 。 但实际上 , 我们花了6块钱买了2瓶饮料 , 其实一点都没赚 。 所以说 , 这种营销手段跟“再来一瓶”有着很大的区别 。

大家试想一下 , 早期的“再来一瓶”虽然是概率性事件 , 但一定有人可以获得再来一瓶的优惠 , 而现阶段的“加1元换购” , 虽然一定能获得 , 但从饮料的制造成本来看 , 其实消费者花的是同样的价格 , 买了两瓶饮料而已 。 这种手段 , 其实更类似于“捆绑销售” , 但消费者往往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 因此我们才觉得“加1元换购”非常的划算 。 而实际上 , 完全不是这样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