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国、丞相和宰相这三者有何区别?( 二 )

这个官位类似的有三个不同的名字——相国、丞相、宰相 , 他们有着很多共同之处 , 但在不少地方也像它们名字的变换一般几经改变 。

首先 , 相国用的最多的是在三国之前 , 尤其是两汉时期 。 相国是早在春秋时期 , 齐景公设左右相 , 相国作为官职开始成为齐国的世袭官位 , 然后被各诸侯国不断沿用 。 到秦统一天下时废置相国 , 改为左右丞相 。 汉朝时又重新启用 , 相国成为汉朝的最高官职 。

担任过相国的著名人物就有吕不韦、萧何、曹参、吕产甚至后来的董卓等 。 所任相国者 , 就是皇帝手下的最高行政官 。 因为萧何和曹参作为相国治理天下深受百姓爱戴 , 因此相国一词有时也代指他们两个 。

其次 , 丞相和相国一样都是具体的官职名 , 只是由于当朝统治者的喜好进行改变 , 但是相国的权力和位置是要略高于丞相的 , 虽然他们之间的区别并不明显 。

但最重要的一点是 , 相国只有一个 , 丞相有一个或者两个 。 设置丞相时有时会设置左右丞相将相国的权力与职务一分为二 。 但大部分时期丞相也只有一个 , 和相国并无太大的本质区别 , 只是叫法不同罢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