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灭AI的偏见?世界首个无性别语音助手“Q”诞生( 八 )

它很自然地将背景为厨房 , 或者行为是做家务的照片主人公都归类为女性 , 反而忽略了面部特征上的识别 。 由此可见 , 人工智能在保持客观、高效的同时 , 也会将错误放大 。

人类面对这些偏见多少都是委婉的、带有隐喻的 , 甚至是羞于启齿的 。

但对机器来说 , 这些都会毫无保留地展示 。

这种偏见 , 实际上来源于我们对于机器的“类人化想象” 。

换句话说 , 人类会将机器人或者AI部分地看做“人”而不是电脑 , 从而在接触的时候就对它产生某种期望 。

(中国科技大学的机器人——佳佳)

女性形象的机器人 , 通常被视作更擅长沟通 , 人们更愿意让“她们”去做服务、家务、护理等工作;而男性机器人则被认为更适合参与计算、机械类的工作 。

同样 , 一个小孩脸的机器人会被认为更亲和 , 但它给出的意见 , 人们则不那么愿意采纳 , 因为觉得它“不够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