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生态节地安葬超八成( 二 )

在新华陵园,4.6亩已经基本施工完毕的生态安葬区即将投入使用。“陵园内150亩安葬区处于基本饱和的状态,余量的墓地非常少。因此园区对4.6亩的空地进行了生态安葬区的建设,主要进行树葬、壁葬、花坛葬、草坪葬、艺术葬等。”园区负责人告诉采访人员,相比普通安葬,生态葬将大幅减少用地面积,最小的甚至低于0.3平方米。

据悉,本次推出的生态安葬区将设壁葬800个穴位,草坪葬1500个,花坛葬、树葬等各三四百个。虽然目前价格还未出来,但预计会非常亲民,“最低的只需要几百元,还没有管理费,如果算上政府的补助,掏的钱就更少了。”该负责人说,此举意在减轻群众负担,将从今年清明节投入使用。

在花都金钟墓园,壁葬、花坛葬已经在实行。其中壁葬开始于上世纪末,而花坛葬则在近年兴起。今年,该墓园将继续推出花坛葬,骨灰将直接安置在花坛下,可重复利用,为方便家人缅怀,花坛边将设有铜牌刻名。该墓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使用该方式安葬的比去年增长了20%左右。

殡葬服务引入3D打印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广州市已实现3D打印技术在遗体修复方面的运用。广州市殡葬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志坚表示,每年都有一些逝者身体出现残缺的情况,一些家属有帮助其修复遗体的心愿。“过去我们采用传统的技术手工制作,但精度、效率不高,如今3D技术的发展,在这方面可以得到很好地应用,无论是从精度还是效率方面,都更好。”李志坚说,从实际情况来看,家属对逝去的亲人主要需求是面部恢复。“我们通过参考先人生前的照片以及软件的制作,对其进行修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