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家长最担心孩子视力在假期变差( 三 )

为了缓解眼睛疲劳,河北石家庄高一女生王佳(化名)会尽量多去操场散步,看看绿色植物,尽量避免在宿舍熄灯之后看书。“感觉眼睛疲劳了就做做眼保健操,睡觉前用热毛巾敷敷眼睛。希望学校能保证我们每周的活动课和体育课,不占用眼保健操时间”。

“虽然要高考了,我还是希望学校可以保证学生基本的课间和课外活动时间,让学生多一些放松眼睛和锻炼身体的机会。”戴晓红说,她平时会尽量多给孩子安排户外运动。“饮食上,我常给孩子吃胡萝卜、猪肝之类的对眼睛好的食物”。

前不久,浙江省教育厅联合八部门发布公告,禁止用App布置作业,使用电子产品时长不超过教学总时长30%。

对此,唐智松表示,电子产品用来辅助教学是可以的,但它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要盲目追求无纸化工作,更不要因此而伤害学生视力。“不过在执行过程中需要注意,老师可能执行不到位,家长也可能不重视。各地督学出于多种原因可能没发挥应有的全方位督察作用”。

改善中小学生视力,唐智松认为可以从四方面努力。一是抓“龙头”,适当调整、减少文字类考试,增加其他活动类考试。这样既有利于保护视力,又有助于指导学校教学的调整。二是改“观念”,学习并不仅仅是教室内文字阅读、灯光下的作业书写,还有诸多其他的发展操作技能、培养实践能力、锻炼情感意志的项目,应按照多元智力的思维去设计考试、设置课程、组织学习。三是调“课程”,减少文字类课程,增加体育、文娱等非精细化用眼的教育活动,这样既有利于保护视力,又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四是讲“科学”,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信息空间里的灯光强度应当按照科学标准进行安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