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平:用双手“走”出的脱贫路( 三 )

每次到李善平家,罗良鸿都看到他在工作着,要么从山上扛竹子下来搭养竹鼠的棚子,要么从田里打草喂牲畜,要么编竹筐贴补家用。

刚开始,由于没有养殖竹鼠的经验,几个月后,李善平养殖场里的竹鼠死了好几只,活下来的有些发育不良,繁殖能力也差。2015年1月,罗良鸿邀请竹鼠养殖专家到村里对养殖户进行养殖技术培训,专家针对养殖户遇到的问题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通过学习,李善平渐渐掌握了养殖技术,解决了在养殖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2015年在获得扶贫产业奖补资金8200元后,他增加了养殖竹鼠的数量。2016年,他又通过贫困户小额贴息贷款5万元,修建了养殖场,扩大了养殖规模。竹鼠出栏一批销售一批,2016年他有了1万多元的纯收入。

2017年,李善平通过代养对半分红的方式,把80只竹鼠种苗给了亲戚养殖。当年通过卖竹鼠种苗、卖成熟竹鼠及竹鼠代养分红三种途径,获得3.2万元的纯收入。家中有了稳定的收入后,当年李善平一家主动申请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现在,产口村新派驻的驻村第一书记杨建敏接过了前任的担子,对李善平实施跟踪帮扶,每年继续为他申请农村养殖“先建后补”的补贴资金。在政府的支持下,李善平不断扩大养殖规模,养殖的竹鼠从300多只,发展到现在的1000多只。他还带动了村里其他贫困户发展竹鼠养殖,李善平不仅指导别的农户建养殖场,还给他们先“免费”提供竹鼠种苗,等他们获得奖补了再把鼠苗钱给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