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双兵:37年记录“慰安妇”幸存者( 二 )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 张丹

曾经,在山村小学当老师的张双兵除了当一名“优秀教师”的理想外,还有一个文学家的梦想。为了他的文学梦,他曾在孟县西部地区创办了乌河文学社,与许多志同道合的青年一起研究文学。

但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一个秋天,一位在谷地里捡谷穗的老妇人,改变了他此后的人生。

“如果没有去做详细的调查,只知道她们是慰安妇而已,有谁会知道,她们在战争中有过死里逃生的劫难。而且在此之后,她们的身体和心理上都留下了永远抹不去的伤疤。”张双兵说。

有的老太太实在太苦了

张双兵家住山西省盂县西潘乡羊泉村,一个离县城40多公里的偏远山村。1982年,他遇见了侯冬娥,“那是深秋,我在隔壁高庄村小学教书,有一天下午看到一个老人跪在地里收谷子,非常可怜”。

出于同情,也出于好奇,张双兵想知道侯冬娥的故事。但一次又一次,他来到老人家中采访,老人却始终没有说。“你的心我明白,可我不能说。”侯冬娥这样对张双兵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