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眉科技陈兴荣:要从剃须刀之王做到个护之王( 六 )

在核心功能上 , 剃须刀的技术难度主要有3个:一是刀头刀网的匹配 。 刀头与刀网太远 , 刮不到胡须 , 太近则会磨破刀网;二是千人千面 , 金属与人的皮肤接触 , 每个人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 。 大部分企业都会在说明书中标明“第一次使用皮肤可能会红肿” 。 三是采用铝制作的机壳要求一体成型 , “铝很脆 , 我们的工艺足足有18道 , 很容易拉伸断裂 , 良品率很低 。 ”

经过14个月的研发 , 甚至李镇宇亲自驻厂改进良品率 , 才终于获得了这样一把被业内认识称之为“里程碑式的产品”:

外观:采用卡片式极简设计 , 机身薄至13.2mm , 重量约为100g , 宽度相当于一张地铁卡的大小 。 机身由上下金属外壳包围着 , 金属外壳由机器冲压制成 , 外壳四角弧度、两个刀架由手工抛光和喷砂而成 , 难度极高 。

电源:采用USB-Type-C行业引进的通用接口 , 以每天剃须3分钟计算 , 米家便携电动剃须刀可连续使用30天 。 开关键特殊设计在上盖内侧 , 即美观又可以防止误操作 。

材质:上壳用阳极氧化技术加三道打磨做出高亮效果 , 下壳采用铝阳极喷砂哑光工艺 , 打开上壳是锌合金刀架、锡钴合金镀层刀网和优质的日本安来精钢刀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