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只公募基金清盘 市场应逐渐适应基金清盘常态化( 三 )

适应基金清盘常态化从基金家数来看,截至3月22日,公告产品拟清盘或进入清盘程序的基金公司有近30家,其中,有4家基金公司清盘数量在3只以上,清盘数量最多的达到4只。从清盘产品成立的年限来看,2016-2018年成立的基金占比较高。总体来看,有27家为触发合同规定的清算条款而进入清算程序,有15家为基金持有人大会同意终止,1家为合同到期终止。

某基金研究人士表示,从三类基金清盘的情形看,少数基金出于保本到期转型需要进行清算,而不少基金产品由于业绩不佳、大规模赎回、管理成本增加、运营效率降低等原因,导致清盘风险加大。一些“迷你化”基金产品与其在市场上苦苦支撑,不如加速清算,从而实现基金市场的优胜劣汰和新陈代谢。

据了解,自2014年9月汇添富28天短期理财债基清盘退市,成为基金注册制新规下首只主动清盘基金以来,当年共有4只基金进入清算期。之后,越来越多的基金加入了清盘的队伍,清盘退市正在成为新的市场化、常态化、法治化的选择。2015年清盘基金数量上升到31只,2016年则下降到18只,3年累计53只基金清盘。不过,随着基金的迅速扩容,到了2017年全年基金清盘数已超过100只,2018年更是达到了近400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