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首批受理企业如何估值,业务看点在哪儿?机构给出全景透视

科创板首批受理企业如何估值,业务看点在哪儿?机构给出全景透视

首批科创板受理企业尘埃落定,但围绕着他们的讨论却才刚刚开始。

上交所晚间答采访人员问时提到,首批受理的9家企业,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5个行业。9家企业采用两套上市标准,预计市值平均为72.76亿元。

对于业务各不相同的几家公司而言,如何根据他们的自身特性进行估值,他们又有哪些业务比较有看点?申万宏源夜间给出的一系列报告,或许可以给出一些参考方向。

晶晨股份:建议采用PE或pipeline估值,可给予一定溢价申万宏源指出,公司是采用第一套上市标准估值(市值+净利润/收入),建议采用PE或pipeline估值。理由有两个:

其一、公司盈利性好,财务质量高,可采用PE估值并给予一定溢价。

其二、考虑公司净利率高,人力扩张和收入增长经常错配,建议根据未来量产产品产生的毛利折现回当前(pipeline)的估值方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