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结核病与每个人密切相关( 四 )

“对于咳嗽,咳痰两周以上;乏力、低热、食欲下降、体重减轻;诊断为‘肺炎’,但治疗效果不佳;胸片或胸部CT疑似结核;有肺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史的人,要重点考虑排查是否有肺结核的情况。另外,对于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尤其是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确诊前3个月内,曾与其一起生活或工作1周以上者,需评估感染、发病风险,必要时早期干预。”曹彬说。

“综合医疗机构是90%结核病患者的首诊单位,提高综合医疗机构医生鉴别意识和诊断能力,加强患者科普教育,有助于早期发现肺结核患者,以减少传播,遏制流行。”曹彬说。

检测手段的进步有助早期发现诊断

中日医院结核病区负责人吴丽娟主任告诉采访人员,该院接诊的结核患者不少是外地患者,由于当地检测条件有限,他们一般被诊断为其他疾病,辗转较长时间才确诊。当结核病患者被检出后,医院会按疾控中心要求立即上报。“我们医院上报的人数多,其实一定程度上是我们的检测手段好,现在的核酸检测敏感性提高了,24小时就能出结果,而以前要一两个月。快速诊断对早期治疗有很大帮助。越早开始治疗不仅疗效好,也减少了传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