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要给小微企业融资“翻山”开辟四条“通道”( 二 )

缺乏合适抵押品,是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一个突出“痛点”。对于传统的银行授信业务来说,借款人提供房子、土地、机器、库存等抵质押物作为担保是一种普遍的增信手段。但小微企业规模较小,贷款需求有“短、小、频、急”的特点,且缺乏较完备、普遍认可的抵质押品和完整的信用记录,导致小微企业难以获得有效且低成本的资金支持。调查表明,有超过50%的金融机构认为,小微企业贷款难原因在于担保和抵押无法落实。而不需要抵押担保的信用类贷款,尚未成为小微企业的主要融资手段。有数据表明,获得贷款的小微企业中,仅有19.8%使用的是信用类贷款,38.3%的企业主使用个人私有财产作为抵押资产。

解决小微企业抵押担保难题,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合力。从银行一方来看,不能不顾风险、完全不要抵押担保,将所有贷款做成信用贷款,也不能固守房子、土地等不动产抵押的老路,而应当创新办法、创新思路、创新机制,以优化抵押担保机制为突破口,探索普惠金融商业可持续的更多方式。从恒丰银行开展普惠金融的实践来看,突破抵押担保难关,助力小微企业翻越融资高山,银行有必要聚焦“四大维度”,开辟四条“翻山通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