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物候 沾衣欲湿杏花雨( 三 )

赴过杏园宴,听过天乐声。才华车载斗量的蜀中文豪苏东坡也曾经“杏榜”得意。多年以后,相濡以沫的元配发妻王弗却撒手而去,经过长期漂泊不定的宦游生活,苏东坡回想起了家乡的杏花,还有发妻当年在朵朵杏花丛中荡着秋千的美好场景。那一年的清明尚未到来,在街坊间就已竖起了秋千,纷飞的细雨中,杏树梢头淡红色的花蕾一个个地打开,粉白微皱的花瓣,鲜红反折的花萼,红白相间如被胭脂晕染。“雨霰疏疏经泼火。巷陌秋千,犹未清明过。杏子梢头香蕾破,淡红褪白胭脂涴。”

又是一年的清明,杏花雨纷纷飘零,这种睹物思人的怀念,总会深深地埋在许多人的内心,温柔而又美好。

二 桐花尽落已成追忆

一年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说起清明物候,今人常不分地域南北便会提起清明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大致意思便是在清明这个时节先是泡桐花开放,接着因为气温上升喜阴田鼠都躲洞中,最后便是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了。"

只是这记载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七十二候多以黄河流域的物候观察为据,华夏大地跨越几个气候带,同一区域更有海拔差异,七十二候之说本就做不得真,亦是古时文人笔墨游戏,川西的物候亦自有其规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