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自闭”的心( 三 )

对于自闭症患者的急剧增多现象,现在尚无充分解释。

有研究人员认为,这与社会公众对自闭症的认识与重视程度增强有关,但也有专家认为其背后可能也有具体的病理学原因。

早期行为干预:唯一的主流疗法

自1943年被命名以来,医学界和社会公众对自闭症的认识,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旅程”。

如何面对自闭症患者,如何为其提供真正有意义的帮助与支持,折射出了一个社会的科学素养与责任担当。

当自闭症于1943年被坎纳医生首次定义以后,当时的医学界将自闭症病因归为后天家庭教养行为不当,并因此产生了“冰箱母亲”学说,即自闭症的产生是因为父母对孩子过度冷漠导致。

对“冰箱母亲”学说的反击出现于上世纪60年代,随着基因研究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倾向于认为,自闭症很可能是一种先天疾病,与父母教养方式无关。1969年,坎纳医生也首次在自闭症大会上承认了这一点。

至此,自闭症患儿的家长们终于洗清了身上莫须有的罪名,社会大众对自闭症这一病症的认识,也逐渐摆脱了道德评判与歧视意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