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少女”这一年( 六 )

这一年负责“火箭少女101”团队宣传的工作人员说,某天下班钻进出租车,广播正在放《卡路里》。他说:“我对司机说这个女团是我们宣传的,心里别提有多骄傲——是那种看着她们从素人成长起来的骄傲,她们就像自己的同事、妹妹和孩子”。

“火箭少女101”的90后粉丝吴佳告诉采访人员,她觉得“火少”区别于其他女团的动人之处,是会引起年轻人对“成长”这件事的共情。“我们喜欢‘火少’,是因为她们不是一整排整齐漂亮、被统一标价的商品,而更接近于一个我们都拥有过的真实‘班集体’”。

“成长不是一件需要操之过急的事。”吴佳说,像孟美岐、吴宣仪,就是班级里让你不服不行、人美成绩好的“女神”;徐梦洁是你一看见就感到温暖,且会被她的冲劲儿不断触动的“邻家女孩”;而杨超越则是每个人都愿意课后谈天、亲近的“幽默担当”。

研究新媒体与流行文化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蒋俏蕾则认为,新媒体环境下,艺人与粉丝的良性互动也成为青年流行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火箭少女101”与不同年龄层粉丝的互动,能够为社会送去积极的能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