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苠棡 为巴蜀山水立传( 九 )

当然,后来的情况与预期不符。20岁的聂作平,走出小镇,先是在自贡,最终坐上一列绿皮火车,来到成都。他在成都周边很多镇里,遇见各式各样的人,收获了很多普通人的故事,自己也活成小镇记忆的一部分。对于写了不少小说、随笔、电影剧本,成为作家的聂作平来说,小镇对他当然早不再神秘,不再显得高不可攀,但他还是对小镇念念不忘。他发现,在小镇,聚集了真正的人间烟火,容纳有生动而卑微的人生。

介于大城市与乡村之间,小镇的风味是独特的。它没有乡村那么闭塞,但又不像城市那么匆忙。一般来说,城市里是陌生人社会,小镇却保留有浓浓的人情味儿。不管是李劼人在《死水微澜》中写的成都天回镇,谢晋电影作品里的芙蓉镇,还是最近几年非常受欢迎的江南乌镇,小镇里不缺故事,也最能看见光阴的脚步。成都周边至少有几百个小镇。聂作平选取自己印象最深的12个,用自己的方式,为它们作传成书《光阴纪——成都小镇书》。他写爱人长大的平乐、火车上的养马河,写黄甲镇的麻羊、彭镇的旧岁月、深山的白鹿,写一条青藤串起的东山镇,写元通镇清明的光阴……

他没有刻意写风土人情,也不重点谈美食地理,聂作平写的,是他观察到或者是亲历的发生在这个小镇上普通人的故事,以及那些在小镇上感受到的日子的滋味。比如一个暮春的晚上,乍暖还寒时节,夜风吹凉。不到十点钟,小镇已经灯火稀落,“偶尔还能听到从哪家屋子里传来的电视的声音、麻将的声音和婴儿啼哭的声音。众声交汇,却依然很轻很微,像躲在岩石深处流动的溪水。路灯晦暗不明,夜归人的电动车在破旧的街道上疾驰而过,如同部老电影的布景。我走出老街,顺着杨柳河散步。一只野猫从暗处蹿过,明亮的眼神宛如暗夜里划了根火柴。有鸟长鸣,是一种春天时站在最高的枝头夜夜苦吟的鸟,名唤杜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