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界“扫地僧” 雷海为十年青春“少年行”( 八 )

最爱李白积极向上

现在的雷海为,不再那么羡慕彭敏了,比起如果有机会去诗词刊物当编辑,他更喜欢现在的教育工作。“杂志刊物毕竟是大人在看,不是从小孩子开始的。而教育的影响力更大。小孩子是一张白纸,兴趣的话从小培养也更容易培养一些,我就因为很小的时候,父亲很注意这方面的培养,所以培养出我对诗词的兴趣。”

小时候,雷海为的父亲会把每个月三分之一的工资拿来买书。据雷海为回忆,家里有个书架,上面全是他买的书。父亲在雷海为的心中种下了一颗诗词的种子,后来这颗心中的种子长成了大树,也鲜少有人知道,甚至包括他的父亲。第三届中国诗词大会最后一期播出时,雷海为仍旧在杭州做着送外卖的工作,“我能够想象到我父亲在电视机面前是喜极而泣的。”

雷海为不只喜欢诗词,他还喜欢汉服,在杭州有时间就会去参加汉服会。来到成都,他了解到成都的汉服文化很浓厚,他也计划着什么时候去参加。他不否认因为这次在中国诗词大会中的成绩,让他得到了更好的工作机会,但他真诚表示,此前的确没想过有一天,靠着诗词去为自己带来什么利益。但其实,很多时候,一个人如果有足够的定力,外界的看法,并没有那么重要。诗词才是离心最近的存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