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人读书亦有道(名师谈艺)

人民日报 何加林

记忆的碎片(中国画)

何加林

我读研之初,导师童中焘先生曾开书单若干,大多为文史哲之类,要求泛读、精读、批注。这些书读来生僻,起初不解先生用意,以为装点斯文。后经多年坚持,始知其于作画处有点石成金之妙,于做人处有行止而识羞耻之功。由此,我体悟出画人读书须有三个层次。

一曰读画论。画论者,即画理画法之综论,其大可言画之功德道理,微可言画之技巧用度。古之画论越千年,文章数百篇,理之全,论之彻,画人焉可不读?比如何为气韵生动?许多画者皆以画中烟霞晕染为能,以状物写实为真,只图视觉感官之效,未尝知古人云“气韵者,非云烟雾霭也”,此画理也。再如今人作画,常有握笔如刷如帚者,恣意涂抹,殊不知古人有“作画需见笔脚,忌笔痕”之论。用笔如高山坠石者,欲下还上;如春蚕吐丝者,欲上还下,此画法也。绘事之所以于物象之外而另具价值者,董其昌亦有所论:“以境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所谓“笔精墨妙”,画人若不读画论,焉知其中堂奥?

推荐阅读